【奋进2025】产教融合、项目驱动——传统工科专业转型升级的探索与挑战

作者:彭必友来源: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发布时间:2025-03-19浏览次数:17

2月20日-21日,2025年春季学期教师干部大会在郫都校区召开。党委组织部、人事处、教务处、学生工作部、科学技术与人文社科处作为职能部门代表,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作为学院代表汇报了2025年工作思路,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彭必友作为教师代表发言。本文根据彭必友教授的发言整理而成。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下午好!我是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彭必友,作为教师代表向大家汇报我在传统工科专业工程教育创新中的实践与思考,主题是《产教融合、项目驱动——传统工科专业转型升级的探索与挑战》。

一、产教融合:传统工科专业的转型升级之路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是威尼斯中心的传统优势专业,自1978年创办以来,紧扣行业和区域经济发展需求,培养了以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华明教授、国际顶尖材料学家任志锋教授、中央候补委员徐海荣等为代表的一大批杰出人才。然而,随着时代发展,专业面临严峻挑战:第一志愿录取率低、转专业意愿强烈、毕业生不就业慢就业现象突出。这些问题的背后,是传统工科专业与新兴产业的脱节,以及社会对生化环材类专业的偏见。

为破解这些难题,我们以守正创新为核心理念,采取以下措施:

1)数字化、智能化赋能。在保留传统铸造专业底色的基础上,引入数字化成型、智能化控制技术,面向水电能源装备、汽车零部件等区域产业需求,全面升级专业内涵;

2)构建“三梁四柱”人才培养体系。三梁:底梁夯实基础知识,中梁强化实践能力,上梁定位职业素养;四柱:以学科交叉、产教协同、科教融汇、国际合作为支撑,打造卓越拔尖人才培养体系;

3)内驱激发式学业规划。通过项目驱动、实践导向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职业认同感。

二、项目驱动:地方院校工程教育的创新实践

国际上从EC2000CDIO模式,工程教育回归实践导向;国内新工科建设、卓越工程师计划等政策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而地方院校则面临传统知识导向型教育难以满足企业需求、毕业生就业难与企业用工荒并存的困境。

最近几年,我们在专业建设上进行工程教育创新探索。首先,专业从课程群为入口,打破学科壁垒,将项目和知识进行关联,构建课程群-课程-课堂多阶多层引导式教学项目,进而形成宽广的知识网络,使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能够得到保证。以课程群为切入口即打破了学科壁垒和课程边界,实现了跨学科思维和系统能力的培养,降低了西部地方高校实施项目制教学的难度。

其次,构建了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的项目制教学建设方案。制定了各层次引导式教学项目的四性选拔标准,创设三堂互融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同时创新评价机制,建立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动态管理体系,注重学生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初步探索了一个适应西部地方高校项目制教学推行实施路径。

但仍然面临诸多挑战,需要与各位老师共同探讨:

1)学科逻辑与项目逻辑的冲突:如何平衡专业/课程群原有知识体系的系统性与项目制教学问题导向的碎片化需求?项目设计如何覆盖课程群核心知识点,避免因项目驱动导致学科基础弱化?地方高校专业/课程群多依托传统学科划分,如何打破院系壁垒,实现跨学科项目资源的统筹?

2)项目的真实性与教学适配性矛盾:如何设计既能体现地方产业需求,又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项目?地方企业合作资源有限时,如何通过虚拟仿真、案例库建设弥补真实项目不足?长期项目与学期制教学周期的冲突(如项目周期过长导致学生无法完整参与)。

3)教学实施中的深层挑战:教师从事项目制教学和科研工作如何实现良性互动发展?地方高校实验室、设备、经费有限,如何通过小规模、模块化、虚拟化降低项目成本?学生基础差异大,如何在项目制教学中避免强者主导、弱者边缘化?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的权重如何科学分配?

三、2025年工作重点:东西部地方高校项目制教学的深化与推广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与南方科技大学、江苏大学、陕西理工大学、西南科技大学、成都工业学院等高校联合申报四川省2024-2026年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改革项目重点项目和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重点课题,2025年将继续在以下几个方面开展探索工作:

1、构建适合西部地方高校特色的综合引导式教学项目制教学模式

结合西部地方高校的地域特色、学科优势以及教育资源,设计并构建具有针对性的项目制教学模式。探索项目制教学与西部地方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的融合点,促进产学研用紧密结合。

2、综合引导式教学项目制教学资源的整合与优化研究

分析西部地方高校在项目制教学中所需的各类资源,如设备、场地、资金等,探讨如何有效整合和优化这些资源。探索与企业、行业和社会组织合作的方式,共同开发和实践项目制教学,实现资源共享和互利共赢。

3、综合引导式教学项目制教学对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影响研究

评估项目制教学在培养学生团队协作、沟通表达、创新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等方面的效果。分析项目制教学对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的促进作用,为进一步优化和完善项目制教学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让我们以仰望星空、脚踏实地的信念,以迎难而上、自强不息的担当,共同推动威尼斯中心教育教学迈向更高水平!

谢谢大家!


责编:曹渝

编审:陈彧 曾益

维护:88038威尼斯检测中心(中国)官方网站 蜀ICP备

川公网安备